时间:2023-06-16 14:01:45 | 浏览:55
千年古城,九州之首。
7000余年的发展史,5000余年的文明史,十二年的国都辉煌,造就了这方水土深厚的人文资源和鲜明的地域文化——古城青州是名副其实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17年2月16日,国家旅游局面向社会公示了20家新5A景区,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古城旅游区入选5A级景区。
让历史遗存活化,让千年古城重生,这是青州古城推动文旅的目的。迈入文旅融合的时代,以全域旅游为抓手,散落的文化和旅游碎片被拼接整合,青州古城体内的历史脉络正逐渐苏醒。锚定“千年古城新崛起”目标,同时助力潍坊创建“东亚文化之都”,青州古城以文旅内涵丰富青州全市的旅游业态,打造高品质5A景点,全力打造文旅融合“青州样板”。
一、文旅融合下的产业新动能
从2010年起,青州市委、市政府开始对古城进行保护修复,深入挖掘古城历史文化资源,如今,在全域旅游这一大背景之下,青州古城的文旅工作已经在山东领先,逐渐成为古城旅游下的文旅融合样板。
以《大明遗韵》主题演绎项目为例,青州古城围绕本地特有的明代建筑,旨在复刻明代的文化氛围和景观,通过穿戴明代服饰、明代物品摆局、街头演艺、古代娱乐项目、历史剧目专场等形式,以项目为核心,该区域已逐渐成为集游玩、娱乐、互动、美食、消费、演艺于一体的综合性历史文化项目。作为一项重点演艺工程,《大明遗韵》用地域文化服务社会需求,并通过产业的融合汇聚良好的商业模式,实现了全域旅游下的突破性发展。
青州市将整个城市作为一个大景区规划,突出“古”“青”特色,坚持“以古为蕴、以青为色、以水为魂”理念,深挖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将散落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梳理、提升,将景区、城市和乡村通盘考虑,通过景城一体打造、核心景区带动周边景区(点)同步发展,优化资源布局,促进景区城市化、城市景区化,推动全域旅游加快发展。
二、让非遗在文旅舞台上“唱主角”
围绕“一村、两园、三城、四街”打造文旅融合十大平台,秉承“非遗”传承和保护并重的原则,青州正在开创“非遗”与旅游融合的新模式。
走进千年古城,非遗一条街成为当今受游客追捧的景点之一,非遗技艺展演成为当地一大特色。在街道上,随处可见的是极具地方特色的非遗表演:青州传统技艺“扑蝴蝶”、青州鼓书、剪纸技艺展示、传承人演奏挫琴、青州武术、“剃头挑子”,这些濒危的非遗技艺在古城里受到了保护和传承。
让“非遗”活起来,除了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担当,更是能让青州的文旅更具烟火气。青州充分挖掘了县域地区非遗文化元素,开创“政府买单,百姓受益”的非遗惠民新模式,围绕体育竞技、民间传说、说唱曲艺等艺术类别,选择具有表演性质的艺术形式呈现给大众,在青州古城,人人都能最直观的感受潍坊民间文化的质朴之美。
不仅仅在景点的修复上,青州市还专门成立“非遗”艺术团,聚集“非遗”保护项目的传承人,围绕“非遗”的宣传平台进行推广,通过每天两场、每次两小时的免费群众演出,每年便拥有了700次以上的“非遗”文化传播机会。不仅如此,青州非遗艺术团和非遗传习坊每年开展研学旅行活动100余次,接待来自青州内外的研学旅行学生近五千人。
顺应“景区化”到“生活化”的旅游发展趋势,让传承人也能在享受旅游红利中发扬文化、继承文化,青州对于“非遗”文化的重视也体现在这一场场表演当中:青州市将“非遗”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每年拨付130万元用于非物质文化艺术团展示展演及“非遗”保护工作专项经费,为参加传承展示展演的“非遗”志愿者每人每月发放1500元生活补助。在这座“非遗”大观园,越来越多的传承人运用“主客共享”的思路成为发展文旅产业的支柱性人才,青州文旅产业在保障了文化传承的基础上更添新活力。
千年古城,九州之首。7000余年的发展史,5000余年的文明史,十二年的国都辉煌,造就了这方水土深厚的人文资源和鲜明的地域文化——古城青州是名副其实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17年2月16日,国家旅游局面向社会公示了20家新5A景区,山东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支持帮助下,青州古城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坚持高质量转型发展和市场化改革两大重点,实现空间、内涵、市场三大突破,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及地理优势,彰显古城人文景观及特色美食,开发多样化、多元化、精品化的文
漫步青州老城区的街头巷尾,人们会发现用老城砖头垒砌的老屋及院墙比比皆是。在常人眼里,这些半截拉快的城砖头无非是些填充垃圾坑之物,却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些城砖头里大有文章。特别是那些刻印着文字的城砖,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以其特有的文化形式,反映
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仙女湖模式”——湖泊型旅游度假区建设和创建纪实中国旅游报上刊发一、仙女湖七夕文化旅游度假区概况仙女湖七夕文化旅游度假区位于新余市西南15公里处,北邻仙女湖大道,南接凤凰湾,东毗大广高速,西至圣集寺。规划总面积约36平方
为助力潍坊创建“东亚文化之都”,今天带大家走进山东青州古城内的八角楼。青州古城内,除了人来人往的偶园街,还有不少精致的小景区也同样吸引人。例如东门大街上的青州府贡院。说到青州府贡院,青州当地人更习惯称它为“老二中”。在2006年之前,这里是
古九州之一的青州,有着7000余年的发展史,5000余年的文明史,青州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5A级旅游景区,历史悠久、有明确记载的城建历史2200多年。先后存在过广县城、广固城、南阳城、东阳城、东关圩子城、旗城六座古城池。作为整个山东
今天,2023江西省文化和旅游产业招商推介座谈会在申城举行。江西是全国唯一同时毗邻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经济区和海西经济区的省份。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等国家战略在江西叠加,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秦国玲 通讯员 刘芳芳新年伊始,青州工业捷报频传。11个项目获批2022年省级重大重点建设项目,其中省重大项目2个,省新旧动能转换优选项目7个,省“双招双引”重点签约项目1个,省补短板项目1个。老牌企业青州云门酒业(
泰宁县不断深化城市精细化管理,实施“一河两岸三桥”夜景提升,积极打造城市更新试点县,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泰宁县古城业态环境提升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灯光电路接线和调试,一个极具泰宁特色的城市夜景已初步形成。 泰宁县古城业
牢记嘱托 打造长城文化重要标志地——嘉峪关市长城文化传承保护工作纪实长城本体病害调查。路孝伟无人机对长城周边环境巡查监测。 路孝伟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徐俊勇2019年8月2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登上嘉峪关关城,察看关城整体面貌,听取河西走
“人还是要往前走的”在保护者与拆迁者间的角力里,青州老城区的命运与未来,注定只是个时间问题。而许多从小生活在周边的人们,总是割舍不掉与这里的情愫,因为这里有吃不腻的早点,说不尽的邻里关系。青州城的新与旧,就像一条淌过城墙内外的河流,形成泾渭
万年桥,旧称南阳桥,俗称北大桥。横跨南阳河之上,连接古青州的南阳城与东阳城。千百年来,是青州市城区的主要交通要道,也是游人云集的著名景观。万年桥几经修建,今成为七拱石桥,石板桥面。桥长86 米,宽 9.4 米,高 9 米,南北各有较宽的引桥
青州古城青州,在大禹治水时期,把全国分为九个区域,其中,青州为古九州之一,有7000余年的发展史,5000余年的文明史,有天下第一州的美誉,是一座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山水之城于一体的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历史脉络清晰,城建格局完整,至今仍完整
连日深圳的阵雨和暴雨,将人困在咫尺之间,幸好心情平和,加上刚刚旅游归来,更是整理游记的好时机。以国内目前的出行交通,对向往旅游的人十分便利,因为泱泱中华大国,历史文化厚重,每个地方都有不同历史文化积淀,如华北的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山西
平遥古城鸟瞰图。澎湃新闻记者 孙鹏程 图平遥古城约有9个鸟巢的大小。自秦汉实行郡县制以来,县治作为统治的基础单位,高墙御辱,城内安民,这样的县城曾有数千座。而今,平遥成了“孤本”,历史只绕过这一座四方城池。20年前,平遥古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